洪平,男,汉族,1973年11月出生,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经历:
1989-1992,湖北省澳亚娱乐糖果游戏石市第二中学;
1992-1996,北京体育大学,本科,运动生理学专业;
1996-1999,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硕士,运动生理学专业;
2003-2005,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运动生理学专业;
2005-2006,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神经生物学专业。
工作经历:
1999-2017,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运动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6-2017,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处长;
2017至今,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副司级)。
国家队科技经历:
1996-2002,国家游泳队,机能评定和训练监控;
2001-2014,国家女子篮球队,科研教练,科研团队负责人;
2002-2017,国家体操队,科研教练,科研团队负责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科技专家组成员。
研究经历:
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国代表团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科技保障系统和指挥系统的研究》,国家基础科技专项重点项目《中国人运动能量消耗标准研究》;主要参与国家级项目《我国冬奥会重点项目取得桶难怯槔痔枪蜗菲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理论与方法》、《运动健身专家指导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平衡膳食体育健身预防慢性病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重大研究。工作以来,共主持省部级课题30余项。
获奖情况:
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05年全国体育科技先进工作者”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个人”。
学术任职: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常务理事;
欧美同学会留美医学委员会公共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我的北京冬奥会工作
洪 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勇夺9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完成了北京冬奥会既定参赛任务。党中央、国务院2月20日贺电指出,代表团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凝心聚力、团结奋斗注入了精神力量。
中国体育代表团优异成绩的取得,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冰雪运动、筹备办好北京冬奥会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结果。自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年5次实地考察冬奥会筹办备赛工作,听取工作汇报、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1月23日在崇礼和2017年2月24日在首都体育馆,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我们冰雪项目还有短板,需要加快补。要借筹办北京冬奥会的东风,把我们的冰雪运动普遍开展起来。”2019年2月1日在首钢训练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运动员要“科学训练、注意安全。”要求我们“注重选拔培养好人才,增强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坚定创造佳绩的信心,刻苦训练、全力备战、勇攀高峰,力争实现新的桶难怯槔痔枪蜗菲。”2021年1月18日、19日在冬奥会三大赛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我们国家的强国之路一样,中国冰雪运动也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创新,一方面要善于吸收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训练方法。”2022年1月4日在北京二七训练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生能有几回搏,长期准备、在此一举。希望大家增强为国争光的志气和勇气,坚持拼字当头,敢于拼搏、善于拼搏,在奥运赛场展现新时代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和竞技水平,力争在竞技上、道德上、风格上都拿最好的奖牌”。这5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在体育总局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冬季项目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些优势项目巩固了世界一流水平地位,很多以前从未开展的项目拿到了奥运资格,冰雪运动竞技实力有了显著提升。
2017年12月4日,我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调到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负责国家队备战北京冬奥会的保障工作,包括:反兴奋剂、防疫、科技、医疗、外事、基地、装备、资产等工作。我把这几年我牵头的科技和医疗工作做一个介绍。
一、恶补短板,目标导向,打造冰雪运动科学训练体系
恶补冰雪项目的科学技术短板,构建系统、精准的科学训练体系,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是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参赛出彩”目标任务的必然之举。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国家制度优势,汇集天下英才,建设了一支多学科、跨领域的科研攻关团队,形成“集体决策”的工作优势,提升了“中国制造”的供给能力和支撑力度,整合“人、机、环”三要素,从动力驱动和阻力减少两个方面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的运动员运动表现驱动体系。
(一)“人”方面
以运动员为中心,在运动员思想教育、医疗保障、再生恢复、康复治疗、运动心理、运动营养的保障方面加强管理工作,整合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体育科学等技术手段,量化运动员的机能评估、细化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强化运动员的训练监控、优化运动员的技术诊断,全面增加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内驱动力。
机能评估方面的工作,主要以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化机能、能量代谢系统、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平衡、灵敏、核心力量)和身体成分的测试管理工作为主,为运动员运动表现改变的解释、受伤风险易感性的研判、训练计划制定与调整的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体能训练方面的工作,分别从基础体能训练和专线体能训练两个方面配置国内外先进的体能训练设备,打造国内顶尖体能训练馆,为运动员的科学化、可视化体能训练提供条件。训练监控方面的工作,采用生物技术、代谢组学技术筛查运动员的血液生化指标,监控运动员的疲劳恢复情况和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运动技术诊断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三维运动技术分析、视频图像捕捉分析等技术的优势,为运动员的运动技术进行精准、高效的诊断。
(二)“机”方面
推动多学科融合跨学科交叉力度,加强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技术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积极开展科技装备器材的研发及应用。主要包括,聚“快、护、暖、美”为一体的可穿戴减阻装备以及冰刀、雪板、头盔、国产打蜡车、电动雪地摩托、护脸面罩等器材。减阻服装的研发,根据“人体-服装-环境”复杂体系中空气阻力数据,减阻面料微结构与我国运动员身体形态、运动姿态特点的深度耦合,研发个性化的减阻服装,速度滑冰比赛服减阻率达11%,短道速滑比赛服减阻率达10%,高山滑雪比赛服减阻率达9%,钢架雪车比赛服减阻率达3-5%。国产车橇类项目钉鞋的研发,引领了行业智能模拟仿真设计,打破欧美体育品牌垄断、践行体育强国梦。运动员实测对比国外品牌全面超越:起跑推进阶段最高提升0.054秒,平均提升0.023秒。防护面罩的研发,针对个人零能耗体温调节需求,从新材料和新结构两大方面入手,以材料工程、织造成型、创新设计和激光精密加工为基础进行深入探究,研发具有无源加热、智能保暖、通气舒适、轻巧便携等特点的无源保暖雪上护脸,实现了该技术“从0到1”的原始创新性。该装备通过对基本热学物理量的有效调控实现人体局部微环境的热管理,降低运动员在赛前热身或运动过程中面部、呼吸道损伤以及低温带来的不适感,能够为在严寒环境中着装轻便的越野滑雪运动员提供“快”而“暖”的无源保暖服务。
(三)“环”方面
从环境预测、环境监测与决策指挥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环境预测方面,主要只冬奥会的气象服务保障方面额工作,该项工作首次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的科技支撑。百米级网格、10天气象预报覆盖冬奥三个赛区全部室外赛场。环境监测方面,实时监控冰面的温度、湿度、硬度、摩擦系数等参数,寻找最适合我国运动员技术发挥的冰面环境。赛场指挥方面,研发了首套雪上项目环境要素临场指挥系统,创新构思并研发了多技术融合、多场地应用、多终端展示、多雪上项目指挥决策等功能,精准高效,为国家队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根据不同雪上项目特点和需求,通过多点高精度风信息采集,实时数据传输,按需设计研发系统;已成为空中技巧,冬季两项,跳台滑雪,北欧两项,单板、双板大跳台和坡面障碍等10支雪上项目国家队在备战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临场指挥系统。
二、精细保障,问题导向,筑牢训练安全与运动员健康防线
冰雪运动本身存在“险、冷、高、偏”的特点,面临伤病多发、转运救治难度大的现实困境,恶补医疗保障短板,建设现代化、全方位、高效、精准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为运动员保驾护航的必然之举。
(一)建立专业、精准、迅速的运动员伤病救治体系
在救治体系建设方面,强化信息线、转运线建设,以运动员为中心,实现了全人群、全专业、全流程、全要素、全地域、全社会的医疗力量配置,建立起专业、精准、迅速的运动员伤病救治体系。
1.全人群--队伍内部医疗全人群服务。进入北京周期以来,我们立足于改变过去冰雪项目随队医生匮乏、人员配置不足、人员缺少医疗资质的落后局面,通过面向全国招聘队医的形式,共吸纳48名优秀医生进入冰雪项目队医人才库,强化了冰雪项目国家队队医的人员配置。29支冰雪项目队伍近千人长期处于封闭管理状态,队伍在国内多个基地转训及出国参加比赛,队医作为全队医疗保障的基础和关键一环,24小时随队开展工作,为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提供全面普及的队内医疗服务,是佑护冰雪项目队伍健康的守护者,为队伍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全人群服务。
2.全专业--特聘医疗专家全专业覆盖。冰雪运动项目本身存在的“险、冷、高、偏”特点,极易出现重大运动伤病及环境造成的多种身体不适。体育总局及冬运中心大力加强医疗资源协调能力,聘请具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卫生保障丰富经验的原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大鹏同志担任中国冰雪医务总监,聘请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敖英芳教授、四川骨科医院院长沈海分别担任雪上及冰上项目医务总监,聘请国内相关学科如颅脑外伤、运动医学、内科、检验科、中医科等共计100余位知名专家担任中国冰雪医疗保障特聘专家,另外还有40余位高水平医务工作者担任中国冰雪特聘医务专家。多学科、多专业的专家体系涵盖冰雪运动训练比赛遇到的各种伤。楹帽┫钅吭硕币搅票U咸峁┝顺渥愕淖ㄒ当V。
3.全流程--伤病救治全流程打通。通过全面建立起“队医-医疗工作站-中转医院-定点医院”的全流程工作体系。出现突发伤病后,队医进行初步诊断,冰雪项目各训练基地均配置有医疗机构派驻的基地医疗工作站,可以协助队医进行初步的伤病诊断及治疗。德尔康尼骨科医院作为冰雪项目重要的收治及中转医院,可以接收队员进入运动员保障专区开展伤病评估和集中会诊手术,并按需及时安排重大伤病人员转入更高层次定点保障医院进行治疗。通过与25家中国冰雪定点医疗保障医院建立稳定的沟通联系,从运动员的初诊到手术方案确定,到后期的康复治疗,提供全流程高水平医护力量保障,让运动员真正享有北京各大医院的综合医疗保障力量。运动员平时出现的一般性疾病可以通过定点医院的“绿色通道”及时安排到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三甲医院进行治疗。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如果境外队伍出现伤病需返回国内治疗,我们通过与北京市卫健部门协调,建立起成熟的转运通道,协调京内医疗资源安排运动员免隔离进入专门病区开展治疗,补齐了疫情期间的医疗工作保障链条。
4.全要素--队内工作人员全要素配置。进入北京周期以来,各支冰雪项目国家队围绕实现运动员“防诊治控康”的医疗保障理念,综合考虑体能、伤病、营养、心理、康复等多重需求,全要素配置队医、体能教练、康复师、按摩师、营养师、心理分析师等不同种类专业技术人员,截至目前,29支国家队共有相关保障人员193人,相关人员以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协同配合,综合发挥作用,全面保障运动员快速诊疗、快速恢复、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
5.全地域--伤病救治保障全地域覆盖。冰雪项目国内转训地点多,从东北地区的内蒙古阿尔山到西北的新疆可可托海,夏训最远到海南三亚,国外比赛涉及国家众多,雪场多位于山脉之中,出现伤病就诊需要协调多方资源共同保障。在国内训练保障的过程中,各地医院均对冰雪项目国家队的备战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外参赛训练期间,通过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出现伤病后及时联系周边医疗机构,通过雪场直升机、救护车等方式快速转运,保证了运动员在国外也能安心训练,快速得到救治。从基层医院到国内顶尖医院,从国内偏远地区到国外雪。弑噶松嗽本戎巫说娜赜蚋哺蔷戎文芰。
6.全社会--医疗资源调动全社会参与。进入北京冬奥周期以来,国内医疗保障力量全力支持备战工作。体育系统内外多家单位抽调精兵强将,提供多种资源支持备战工作。体育总局运医所发挥长期备战大赛经验,主动承担多个基地医疗工作站保障任务,组织专家下队诊疗。四川省骨科医院、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派出优秀医疗人员随队保障。京内各大医院及队伍临时转训地属地医院均积极投身冬奥备战队伍的医疗保障工作,开辟运动员专区和快捷就医通道,大大提高了运动伤病的治疗速度。在国内训练保障的过程中,各基地所在地医院对冰雪项目国家队的备战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华西医院、新疆人民医院、河北省崇礼医院、围场县医院、涞源县人民医院、内蒙古阿尔山医院等都专门开辟运动员就医通道,设置单独区域作为运动员救治区域,确定专人对接队伍医疗需求,从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到疾病检查治疗,都能得到快速便捷的协助。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地坛医院作为传染病治疗专科医院,为患病运动员及工作人员重返赛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有限公司为协助运动员接种加强针新冠疫苗,抽调专门人员多批次运送疫苗协助接种,保证了运动员出国前全面完成第三针接种。正是有了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支援与协助,真正发挥举国体制的力量,全社会参与到冬奥会备战工作中,中国冰雪才能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发展,运动员的医疗保障才能更加有力。
(二)狠抓“防诊治控康”五大核心环节,实现伤病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和早返场
1.突出预防为主的医疗理念
(1)队内开展运动员情况每日一查,类似医院的医生每日查房,由队医牵头,体能教练、营养师、康复师、按摩师等相关辅助人员每天晚间对运动员逐一讨论分析身体情况,汇总意见反馈给领队及教练,便于队伍全面掌握运动员身体及训练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天的训练工作调整及相关事项安排。
(2)每堂训练课前保障人员分工负责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天气、场地、器材、运动员状态等内容进行逐一排查,形成记录清单并签字确认。
(3)体能教练充分做好训练前的热身准备活动和训练结束后的整理放松活动,各相关辅助人员在训练过程中严密监控运动员身体状态,训练结束后队医根据运动员状况制订晚间恢复计划。同时,体能教练根据运动员体能测试评估和伤病康复情况,及时制定个性化体能训练方案,强化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有效地预防伤病。
(4)加强疾病防治的科普工作,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课件提高运动员对传染性疾病和伤病防治的科学认识、组织针对运动员及教练团队组织健康宣教,针对可能遇到的医疗问题,进行科普教育,定期开展科普讲座,让他们能够了解发病机理、掌握日常预防手段、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科学训练水平,促进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训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突出提高首诊准确率的概念
(1)从最基本的队医首诊入手,加强队医首诊能力建设。在随队队医选拔过程中通过组织有经验的医疗专家参与筛选面试,综合考察队医的专业应变和伤病处置能力。每年开展队医的综合培训,通过专业提升和定期学习,加快专业知识和操作方法的更新,北京冬奥周期我们专门组织专家编写了冬季运动伤病救治手册,成为队医培训的重要教材,必将成为冬奥会的重要文化遗产,对未来的冰雪运动医疗保障工作提供重要助力。
(2)加强高水平专家的诊断参与。对于训练比赛中出现的突发伤。绻榭龈丛,队医短时间不能明确诊断,队伍将及时联系中心职能部门,冬运中心通过协调专家资源对伤病情况进行远程视频会诊,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的病例尽快转运回京召集专家进行综合会诊,明确诊断,尽量减少在京外医院手术的情况,及时转运回京进行手术治疗。
(3)做好赛季前的体检及伤病筛查工作。冬运中心根据冰雪项目伤病特点,组织包括内、外、运动、骨科、呼吸、内分泌、检验科等多个学科的国内知名专家对运动员体检方案进行研讨。赛季开始前对运动员进行全面体检,通过专项体检不仅能够实现对疾病的及时施治,而且全面掌握运动员各项身体指标,发现隐藏的问题及时提出治疗建议,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同时为科学训练提供重要参考。组织多学科医疗专家下队开展伤病筛查,给出治疗建议,尤其是对陈旧伤、复发伤病及时给出训练恢复建议。
3.突出运动员身体状况监控
(1)加强运动员每日伤病监控,跟踪关注重点运动员情况。通过进行运动员伤病情况每日上报,实时掌握队伍新发伤病、重大伤病情况,每日一汇总,每天一巡查,发现情况及时联系队伍,了解详细情况做好医疗资源对接,跟踪关注重点运动员的情绪变化、身体指标变化,及时与相关团队沟通解决,保证运动员的战斗力不下降、思想状态维持稳定。
(2)通过开展周期性全方位生理生化机能监测,了解运动员身体成分、血液、力量、能量代谢、平衡、灵敏、速度、运动损伤等各项身体状态指标和训练恢复情况,为运动员医疗保障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每2周1次运动员的生理生化和反兴奋剂血液监测,及时了解每一名运动员各项身体状态和训练强度把控;实施全体运动员尤其是重点运动员的肺功能监测和训练;通过肌骨超声评估运动员韧带、肌腱、软骨、关节等情况,制定更科学和针对性训练方案。加强训练中的心率监测,科学评估训练负荷,通过监测晨脉和睡眠质量及时掌握运动员机能恢复水平。
4.突出个性化特色诊疗服务和快速转运救治
(1)个性化定制运动员治疗方案,由医生牵头、队内不同专业工作人员综合分析运动员情况,在与本人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分别制订工作思路,整合成为运动员定制版的全套医疗、康复、营养、心理工作方案,多维度递进式保障运动员快速恢复,提升战斗力。
(2)充分发挥非药物中医特色治疗在训练备战中的作用。通过协调中医专家到基地开展中医巡诊,利用非药物中医特色技术服务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伤病康复。我们协调望京医院、西苑医院、广安门中医院、北京中医院等中医治疗团队40余人成立冬奥备战康复小组,发挥医院各自特长,走进队伍开展重点保障,经中医专家望闻问切后,通过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点穴、皮内针等中医特色技术与疗法的综合调理,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提高肌力、耐力、抗酸力、平衡力,促进训练后肌肉排酸止痛,改善颈腰部酸痛、僵硬、关节肿痛、肩关节疼痛、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不佳等症状,良好的效果受到了运动员的高度认可和喜爱。
(3)充分利用多种急救平台,快速转运伤员。北京周期内,将120、999等急救中心建设成为中国冰雪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在各训练基地派出急救车作为训练比赛的保障用车,运动员发生伤病时可及时转运到医院救治。同时,积极与直升机救援机构联系,在雪场发生伤病时,可直接通过空中救援力量往周边医院转运伤员,最短时间让运动员得到救治。此外,还自主研发了中国冰雪运动员机能检测车,作为冬奥专用移动医疗车,可满足运动员健康关键指标的监测、医学诊断、常规检查、应急救援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冬奥医疗移动诊疗工作。
5.突出营养、心理和康复手段的协调促进作用
(1)强化营养就是战斗力的理念。通过与总局运医所营养中心合作,为各支国家队及驻训基地配备高水平营养师,其中就包括了百米飞人苏炳添的跟队营养师,这些营养师帮助运动员在体成分控制,疲劳恢复,伤病康复,训练补给等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优化蛋白质摄入,做好训练间歇的科学合理加餐,通过提升菜品质量改善运动员饮食情况,不断促进营养全面充足的摄入。
(2)做好全程心理指导。各队安排驻队心理医生及时提供咨询帮助,同时各基地派驻北大六院、空军特色医疗中心等相关课题组进行睡眠监控及心理咨询服务,通过测量睡眠状态及时给予干预和指导,促进运动员疲劳恢复,保持良好健康心态。我们还聘请了具备丰富的航天员心理调控经验的王峻医师为队伍讲解如何抗压,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协调体育系统内具备多年随队经验的心理分析师随队调适运动员心理,不间断地跟进运动员心理变化。
(3)多种手段促进运动员伤病康复。通过全面配备队内康复师、按摩师,每天做好运动员的日常康复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各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建立专门的标准化基地康复工作站,配备专业运动康复师和声、光、电、磁、冷、热、磁、震动等不同物理因子的理疗设备,还引进液氮低温冷疗系统,冷热水恢复系统,可移动热疗恢复车、高压氧舱、加压恢复等多种先进的康复理疗和恢复再生系统,通过科技手段为运动员提供康复治疗、理疗、重返赛场训练、再生恢复等全方位康赴难怯槔痔枪蜗吠恢复保障。
北京冬奥会已经落下帷幕,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永不止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再接再厉,为提升我国体育综合实力,为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022年3月
- 上野难怯槔痔枪蜗藩:【澳亚娱乐糖果游戏石二中知名校友风采展示】罗日新
- 下野难怯槔痔枪蜗藩:我校杰出校友周中华教授用诗歌:啬感0难怯槔痔枪蜗肥中荣登2021年“中国百强中学”榜单